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战象外交”:塞琉古王朝与印度孔雀王朝的交
作者:崔丽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公元前312年,塞琉古人恢复对巴比伦的统治,这一年成为塞琉古王朝建立元年。作为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之一,塞琉古渴望重建亚历山大帝国。巩固对巴比伦的占领后,他开始恢复亚历山大的东部省份。作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印度河流域地区自然成为塞琉古军事扩张的目标之一。
塞琉古于公元前 304 年左右进入印度。他渡过印度河,与孔雀王朝的统治者旃陀罗笈多进行了一场战争。双方最终达成谅解并签署协议。据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和历史学家亚庇安记载,该协议主要包含三项内容:塞琉古将帕拉帕米萨德、阿拉霍西亚、格德罗西亚割让给旃陀罗笈多;旃陀罗笈多向塞琉古赠送了 500 头大象;两方进入塞琉古可以将他的一个女儿或侄女嫁给旃陀罗笈多。塞琉古用印度河以西的大片土地换取了500头印度象。这种看似不平衡的交易通常被认为是塞琉古的失败。例如,英国古典学家塔恩和沃尔班克都认为,塞琉古虽然将远东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但却失去了印度。笔者认为,考虑到当时北印度的局势以及旃陀罗笈多的军事实力,塞琉古战略确实是明智之举。此时的印度,与亚历山大进攻时那些互相合作的小国的处境截然不同。北印度在孔雀王朝的统治下统一,据记载,旃陀罗笈多拥有步兵60万、骑兵3万、战象9000头。即使考虑到历史记载中的夸张,旃陀罗笈多的军事实力也是可以肯定的。肯定超过了塞琉古。塞琉古意识到他无法击败旃陀罗笈多并实现征服印度的目标。与其孤注一掷,不如达成妥协,确保东部边境稳定。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塞琉古给予的是他无法有效控制的边远地区。亚历山大离开印度后,希腊驻军爆发叛乱,他任命的总督被杀。由于亚历山大的离开,旃陀罗笈多得以建立孔雀王朝,帝国的分裂在印度西北部造成了权力真空。与印度相比,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对塞琉古更具吸引力。 《印度条约》的保障和战象的加持,增强了塞琉古与西方竞争的实力。
关于塞琉古王朝与旃陀罗笈多的关系,东方郎系的哈特穆特·沙尔菲加州大学的人士认为,这类似于亚历山大与印度当地波鲁斯王子的关系。亚历山大击败波鲁斯后,钦佩后者的勇气和忠诚,将波鲁斯王国归还给他。塞琉古与旃陀罗笈多达成协议,实际上将印度行省交给了追随塞琉古统治的旃陀罗笈多。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明确的加藤哈南:亚历山大击败了波鲁斯,并将被征服的土地交给波鲁斯统治,作为胜利。不过,以塞琉古当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击败旃陀罗笈多是不可能的,旃陀罗笈多自然也不会投降塞琉古。而且,当时塞琉古领土就在幼发拉底河以东。他的地位和实力都不如亚历山大,无法对旃陀罗笈多形成屏障。因此,塞琉古与旃陀罗笈多签订了平等地位协议,不存在臣服关系。塞琉古愿意用大片领土换取500头战象,证明了战象在希腊化时期军事战斗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对抗步兵还是骑兵,大象都可能是一种无法指望获胜的武器。塞琉古先生为亚历山大征服印度做好了准备,并了解战象在战斗中的力量。而且,战象在西方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这对塞琉古后来与安提柯的战斗有帮助。公元前301年的伊普苏斯战役中,塞琉古的战象袭击了方阵的方阵,造成敌军大乱。安提柯被击败并被杀,塞琉古相对于继任者占据了上风。尽管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乌斯斥责塞琉古为“战象指挥官”,但战象却成为塞琉古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条克一世统治期间,加拉太人入侵小亚细亚。安提阿借助16战象的邪恶效果击败了加拉太人ts。国王认为战象是隐藏的罪魁祸首,并下令胜利纪念碑上只能出现大象的图像。安条克三世在马格尼西亚与罗马作战时也使用了战象。虽然战败,但罗马人没收了安条克所有的战象,并明确禁止安条克饲养大象。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战象是塞琉古军队中的重要力量。从塞琉古一世开始,战象出现在王朝钱币上,成为塞琉古王朝的重要象征之一。
考虑到当时战象的威力,五百头战象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波鲁斯在与亚历山大的战争中只有200头战象。正因为如此,塔恩怀疑这500头战象的真实性。他写道,最早关于500头战象的记载很可能出自麦加斯蒂尼的《印度编年史》。麦加斯梯尼只知道旃陀罗笈多曾送给塞琉古许多大象,但不知道具体数量,所以他用了500这个数字,当时人们用这个数字来表示更多。塔恩认为,旃陀罗笈多提供的战象实际数量应该是150头。但不止一份历史记录明确提到或证明战象数量是500头。斯特拉波在地理学其他地方提到,塞琉古在阿帕米亚也饲养了500头大象,他的大部分军队也驻扎在那里。普鲁塔克在《亚历山大传》中也明确指出,旃陀罗笈多赐给塞琉古人500头大象。根据狄奥多罗斯的记录,伊普苏斯战役中塞琉古的兵力包括20,000名步兵、12,000名骑兵、480头战象和100辆斯基泰战车。塞琉古有可能从印度运回安纳托利亚丢失了20头战象。
塞琉古王朝与旃陀罗笈多签订的条约确定了塞琉古帝国的东部边界和孔雀王朝的西部边界皮雷。此后,两国一直保持友好外交和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不再有领土争端和军事侵略。除了战象之外,旃陀罗笈多还从印度向塞琉古运送了一些药品。塞琉古试图从印度进口的香料树和他送给雅典人的一对印度虎可能来自旃陀罗笈多的礼物。塞琉古派遣麦加斯梯尼作为旃陀罗笈多宫廷的常驻居民。麦加斯蒂尼根据他在华氏首都和北印度的经历撰写了《印度编年史》。这份文献最直接的价值就是为塞琉古王朝的领导人提供了关于孔雀帝国的人口、财富、军事实力和治理的详细资料。当然,也极大地丰富了希腊人对印度和当时孔雀王朝的了解。例如,希腊人听说过恒河第一次见到摩揭陀王国。在孔雀王朝第二任国王安条克一世统治期间,彭图苏斯写信给他,向他出售一些朗姆酒、无花果和一位哲学家。安条克回答说:“我们会寄给你无花果,哲学家在希腊是不合法的。”这个有趣的故事表明,外交王朝交往和礼物交换是众所周知的。希腊史料中没有提及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阿育王,但阿育王时期希腊颁布的几项法令证明了他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二世的联系。在阿育王第2号和第13号命令中,安条克被称为“希腊人的国王”。第2号法令提到,阿育王向边境外的希腊国王安条克和邻近的国王送去药品。在这个秩序中,安条克以双重身份出现:既作为她自己的代表,又作为更遥远的希腊化国家的象征。阿育王归佛后第13号法令记载,他派遣使者希腊化世界的不二人选。他们会见了塞琉古国王安提阿古二世、埃及托勒密二世、伟大的昔兰尼国王、马其顿安提阿古二世和伊比利亚的亚历山大;安条克二世王国距孔雀帝国边境600乔阿纳斯(约1500英里)。除了安条克王国之外,还有其他四个希腊化王国。通过承认安条克二世王国是其近邻,阿育王承认了东部总督辖区塞琉古主权的合法性。
与旃陀罗笈多签订塞琉古条约大约一个世纪后,安条克三世率领军队进入印度,并与印度国王索法加森努斯建立了新的联盟。印度国王向安条克三世赠送了战象,使他的战象总数达到150头,军队也在当地获得了食物和其他补给品。安条克带着他的军队撤退,留下安德罗斯提尼去归还印度国王许诺给他的礼物。与塞琉古一世时期不同的是,这次的礼物是送来的印度国王单方面签署的协议,确认了两国王朝之间的持久友谊。安条克三世并没有试图将塞琉古人记录的领土并入帝国,这与他在这次远征中对待其他地区的方式明显不同:他要求当地亚美尼亚统治者进贡,并获得其宗主权巴克特里亚国王尤西德姆斯的承认。这种差异表明,塞琉古一世与旃陀罗笈多的条约保留了实际影响和意识形态影响,而且安条克三世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接受了塞琉古帝国的领土地位和东部边界。
塞琉古一世以领土换取战象的条约,开启了格里戈与孔雀王朝交往的新篇章,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在孔雀王朝灭亡之前,印度一直是塞琉古王朝战象的主要来源地。从华氏到塞琉西亚的贸易路线底格里斯河确保了印度大象和香料、宝石和柚木等印度商品的稳定供应。塞琉古一世为阿波罗神庙赠送给迪迪玛的乳香、木香和肉桂可能来自印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被杀,塞琉古帝国与孔雀王朝的关系结束。大约在同一时期,来自大夏的希腊人进入印度,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关系从平等的邻里关系转变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3日,第14页)